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智慧治理学院)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博士后招聘公告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智慧治理学院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博士后招聘公告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正式成立于2012年9月,是中国人民大学整体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是中国人民大学新时代发展的“增长极”,提升国际性的“新引擎”和面向“长三角”世界城市群、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支点,是中国人民大学面向世界办大学的战略平台。目前,苏州校区设有国际学院、中法学院、丝路学院、智慧治理学院

智慧治理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推动“新文科”与“新工科”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深度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设立的学院,主要负责智慧治理领域相关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智库建设等任务,致力于为全球智慧治理贡献中国样本和中国方案,构筑“新文科”与“新工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智慧治理学院设在苏州校区,是学校学科战略布局中实施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工作的前沿阵地。学院以服务数字时代国家发展与治理为根本目标,紧扣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战略需求,扎根产业转型、平台经济、金融科技、社会治理、智慧城市、乡村振兴、智慧医养、生态环境治理、全球治理等重要场景,积极推进面向世界的基础人才培养、面向未来的治理技术研发、面向社会的治理创新设计、面向发展的智慧治理咨政,为数字化赋能创新中国、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2024年9月,智慧治理学院迎来第一批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涵盖数字经济、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专业方向。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智慧治理学院秉持开放务实的办学理念,正在加快推进智慧治理交叉学科建设和学术型博士生、硕士生专业建设,拓展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布局和“场景式、项目制、团队化”培养方案,贯通苏州校区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人才培养,对接中关村校区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专职教师、派驻教师、课程教师三支队伍建设,走新路、开新局、创一流,全面支撑苏州校区建成 “新增长极、新引擎、新战略支点”,深度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为加快推进苏州校区相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智库建设工作,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智慧治理学院)现面向海内外招聘优秀青年博士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工作地点在苏州。根据《中国人民大学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博士后招聘公告》(详见http://postdoctor.ruc.edu.cn/tzgg/bebff8824a10461481bebde2aa7b3f2c.htm,现就苏州校区(智慧治理学院)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博士后招聘工作通知如下:

一、应聘条件

1.年龄:一般应为35周岁以下。

2.一级学科:一般应跨学校或跨一级学科,对于特别优秀者,可适度放宽进入本单位同一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限制。

3.原则上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4.满足国家博士后招收基本条件的前提下,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新近博士毕业生,且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拟进站的应届博士毕业生申报时须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原则上应在2025年3月前获得博士学位证书。

(2)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较强的科研能力,近五年在海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以独立作者、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

(3)满足苏州校区相关岗位的其他招收要求。

二、招聘岗位及需求

序号

导师组

一级学科

运营方向

岗位类型

及拟招收人数

1

杜小勇、许伟、李直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与治理

先锋博士后:1人

科研博士后:3人

2

杨东

法学

数据要素开发与治理

先锋博士后:1人

科研博士后:3人

3

李三希、聂辉华、邱志刚

应用经济学

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

先锋博士后:1人

科研博士后:3人

4

唐杰、仲浩天、梁海伦

社会学

数字社会发展与治理

先锋博士后:1人

科研博士后:3人

5

张楠迪扬、刘鹏、唐杰

公共管理

数字政府建设与治理

先锋博士后:1人

科研博士后:3人

三、福利待遇

1.享受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相关待遇;

2.提供国内同等岗位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薪酬,具体面议;

3.奖励:参照苏州校区奖励性绩效方案发放奖励,激励优劳优酬;

4.提供一居室周转住房或参照苏州周转编制讲师提供住房补贴。

四、招收流程

(一)网上申请

1.申请者在中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完成个人注册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auth/login.html

2.申请者填写相关信息,并打印表格。具体步骤如下:

(1)点击“个人注册”,填写信息,完成注册;

(2)注册成功后,使用注册名和密码登录,选择“流动站招收博士后进站申请”,填写、提交申请信息;

(3)申请者根据提示进入“新申请”,提交后及时“查看审批结果”,如被驳回,请及时进入“未完成申请”,根据驳回意见修改并再次提交;

(4)申请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流动站,应点击“流动站”,依次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学院(系)→流动站(一级学科)(所申请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务必填写准确,申请各个研究机构的申请人,请与研究机构确定所选进站学院(系)、流动站及二级学科);

(5)认真录入个人完整数据,在数据录入完整后系统可自动生成表格,申请者可直接打印《博士后申请表》(请务必认真选择迁户事项,即户口是否迁至北京)。

(二)提交材料与遴选

1.申请人提交材料。申请者将书面材料提交至苏州校区,发送相应材料电子版至校区联系邮箱。

材料清单可登录学校人才办通知页面查看http://postdoctor.ruc.edu.cn/tzgg/bebff8824a10461481bebde2aa7b3f2c.htm

2.校区按要求统一组织评审遴选。

3.学校组织专家评审,确定拟录取人员。

五、申请材料提交时间

请符合条件且有意申报苏州校区博士后的人员最晚于11月22日(周五)下班前,将需提交的书面材料邮寄至苏州校区人才人事部,邮寄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58号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开太楼A303;收件人:郑老师;电话:0512-62605239。并将电子版材料发至邮箱suhr@ruc.edu.cn。校区不接受除EMS邮寄、顺丰邮寄以及本人提交以外的任何提交方式。

校区遴选的具体时间和形式后续另行通知。

六、联系咨询

如有疑问,可咨询苏州校区人才人事部。

联系人:郑老师

联系电话:0512-62605239

邮箱:suhr@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人才人事部

2024年11月11日